1.校準報告(或證書)要求:準確、清晰、客觀、易于理解。包括格式、信息量、編制規(guī)則、審批等,必須明確規(guī)定,必須遵循程序,明確職責分工和相互關系。
2.校準周期建議:除非客戶要求或同意,否則校準報告(或證書)不得建議儀器的校準周期。如果您有任何建議,請注明“如有必要,請在XX之前將其送到學校。
3.校準機構檢驗報告:如果儀器分包給校準機構進行檢驗,則報告必須明確指出分包商出具的結果(即數(shù)據(jù))。此外,必須獲得分包商出具的校準證書原件,實驗室應保留一份副本存檔;如果實驗室不負責分包,則應在報告中明確說明。
4.報告更改要求:報告如有錯誤,不得隨意更改。報告/證書發(fā)布后,應以附加文件或數(shù)據(jù)交換的形式進行任何修改;如果有任何實質性修改,應要求實驗室補充報告/證書,并將原始報告返還給實驗室。新報告/證書編號應不同,并與原始報告/證書相關。如有必要,應宣布原始報告/證書無效。
5.注釋和解釋:這不是必需選項。你可以給出評論和解釋,也可以不給出。給出的意見和解釋包括結果是否符合要求、如何使用結果以及如何使用結果的建議。實驗室應記錄其依據(jù)。在報告中,儀表校準測試/儀表校準結果一欄中不能寫注釋和說明。如果實驗室能夠直接與客戶交談并表達他們的意見和解釋,那會更好,但應形成書面記錄。
6.帶有CNAS標志的證書/報告上的簽字人必須是CNAS批準的授權簽字人,即可以在CNAS官網(wǎng)上找到的機構授權簽字人。
7.一般來說,校準證書不判斷合規(guī)性,只給出相關數(shù)值或某些數(shù)值及其測量不確定度。如果報告/證書中給出了符合性聲明,則應規(guī)定符合相關規(guī)范的條款,并應考慮不確定性參考規(guī)定。
【本文標簽】 儀器校準合格判定標準有哪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