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進儀器防護
為了防止儀器在運輸和儲存的整個過程中受到損壞,必須注意儀器的沖擊防護、侵蝕防護和其他維護。例如,在運輸過程中應做好防撞包裝,以防止在整個運輸過程中發(fā)生沖擊和振動,從而危及設備的特性。在儲存過程中,還要做好防污染、防潮、防寒等工作。根據酸洗、維護、保護包裝等措施,有必要防止強酸和強堿化學物質、氣體粉塵和環(huán)境濕度損害儀器部件的特性,降低儀器的精確度。
2.使用前進行校準,必要時調整使用范圍
為了更好地防止因產品質量問題而使用儀器,應在購買后和使用前對儀器進行校準,并指定制造商更換失準或不符合精確度要求的儀器。如果由于儲存不善而導致精確度降低,并且不符合原始使用規(guī)定,則可以調整使用范圍。例如,如果科學研究和生產中使用的儀器的精確度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則不得使用該儀器,或降低使用規(guī)范,僅在測量驗證精確度較低的實際操作中使用。對于具有一定使用壽命的儀器,無論其精確度如何,都不使用于更高精確度的精密測量,以避免因使用中超出要求范圍的偏差的原因和不準確而對計量檢定造成損害。應損壞計量檢定精確度嚴重且不符合標準和規(guī)范的儀器。
3.對儀器校準人員進行合理的專業(yè)技術培訓
使用和實際操作不當是由于實際操作人員不了解實驗儀器和維護。根據對實際操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術培訓,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在實際使用和操作過程中注意實驗儀器的維護,防止損壞。
4.科學確定儀器的校準周期
校準周期應根據其特性和使用頻率有效的確定,以防止由于校準周期時間過長而降低儀器的準確性。另外,做好保養(yǎng)工作。如果在整個校準過程中發(fā)現任何不準確或過度錯誤,請盡快修復。
【本文標簽】 儀器未校準的糾正措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