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是用于檢查加工工件表面的比較測量工具。該方法是將樣品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與要通過觸摸或視覺檢查的工件表面進行比較,以確定被檢查表面的表面光潔度是否符合要求。這是一種定性工作測量儀器。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加工和制造中的表面粗糙度測量和表面形貌質量評估。應使用表面粗糙度計評估校準樣品的數(shù)量。換句話說,通過表面粗糙度測量儀器,將表面粗糙度比較樣本(一個特殊的幾何參數(shù)值)跟蹤到表面粗糙度參考點,甚至是長度參考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的校準方法。
校準環(huán)境要求:溫度:20±5°C;濕度:70%。校準前,應將待測儀器和標準量具同時放置在平板上,使其長期處于平衡溫度。外觀和粗糙度比較表面粗糙度的標準偏差和試塊工作表面的Ra值(僅在必要時進行校準)。
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校準方法
目視外觀法:確定不影響校準計量特性的因素。根據(jù)樣本塊上標記的處理方法和Ra的標稱值選擇采樣長度,并根據(jù)所選采樣長度(1)選擇評估長度(*)。除取樣長度與評估長度匹配的儀器外,通常采用II 51-接下來,在均勻分布在樣品塊上的10個位置進行測量,并取測得的Rd值的平均值,這是工作表面表面粗糙度的最佳校準結果。
判定要求
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工作表面粗糙度Ra值的要求:通過樣品校準獲得的Ra值與其標稱值之間的偏差不得超過+12%至-17%。
【本文標簽】 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校準方法
【責任編輯】